1953年,在西安东郊的半坡村,这个关中渭河流域再普通不过的村庄的北边发现了一座原始社会村庄的遗址,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使这个村庄蜚声中外。
(资料图)
半坡遗址平面布局图(西侧的围沟应为虚线,以示被破坏)
大沟:防御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和钻探,残存的围沟总长300余米。已经发掘的部分显示,大围沟上宽下窄,上口宽6-8米,底部宽1-3米,深5-6米。对没有金属工具的史前人们来说,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小沟
在已经发掘的居住区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两条互不相连的小沟,其用途尚不明晰。对此的推测有两种:第一是为防止家畜外逃而设;第二是用以区分不同的氏族,或者同一氏族中的不同家族。
半坡村落复原模型
一号大房子复原图
半地穴式圆形房子复原图
筑屋
圆形房子的建造步骤
储藏——窖穴
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大大小小的窖穴200多个,多数密集地分布在居住区内,和房屋交错在一起。比较早期和晚期的窖穴,考古学家发现:早期的窖穴形式多样,晚期的窖穴则多数是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早期的窖穴容积较小,晚期的窖穴容积加大,说明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资料的增多。
灰坑
灰坑,考古学术语,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迹之一,其中包含物较之建筑遗迹、墓葬都更为丰富,包含了很多当时在此生活的人们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物品,如陶器等。其特点是主要呈灰色,或者夹杂其他因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颜色,如褐色,土质较同一地点的其他土要软,主要由废弃的水井、窖穴等形成。
灰坑有可能是垃圾坑,也有可能是储物坑(或窖藏),有可能是祭祀坑,各种坑都有其成因。而且,灰坑有自然坑和人造坑之分,自然坑是人利用自然形成的灰坑来做垃圾坑、储物坑、祭祀坑,而人造的坑则是人本身挖的坑。
石器
切割过程示意图
石器钻孔示意图
石球
半坡遗址中还出土了为数不少的石球和陶球。
石球的制法大体是将石料打成粗形再稍加修琢,小的石球则用小的圆石直接磨制而成。这种石球很有可能是作为狩猎工具的飞石索的主要部件。这种飞石索在民族学资料和岩画资料中屡见不鲜,其制作方法是用绳索、藤条将石球固定,另一端握在狩猎者手里。旋转绳索带动穿孔石作圆周运动,旋转到最高速时,狩猎者将手握的绳索放开,让穿孔石沿切线方向飞出,产生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来击中捕猎物。
而器形较小的陶球极有可能是当时作为玩具使用的。在一座小孩墓中就出土了用作随葬的陶球和石球,可以作为一个例证。
石斧、石镰、石铲等
渔猎工具
鱼钩全部是骨质的,共发现9件,虽数量不多,但各个制作精巧。部分钩尖还有倒钩,与现代同类钓鱼工具相比,除了质地不同,技术上已经可以说难分伯仲了。
纺轮
告别“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的时代
纺轮的出现证明了纺织手工业的存在。原始的纺织手工业是由“纺”和“织”两部分组成的。将植物纤维松解,然后再把多根拈合成纱线,便称作“纺”。纺轮正是拈线的工具。
纺轮有石制和陶制两种,使用的方法是一致的,即用木制缚杆插进纺轮,加以固定。然后将麻丝等纤维缠在缚杆一端。用力捻动木缚杆,使纺轮转动,缠在缚杆一端的纤维线头向上牵拉,木缚杆和石纺轮的旋转力使拉细的纤维拈成麻花状,由多股纤维绩成一股纱线。
穿针引线
半坡遗址中出土了骨针281枚。
针,古作“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箴,缀衣箴也。从竹,咸声。”从中国古代造字的规律来看,针一定是和竹或木有关系的。或者说,在骨针之前还有竹针或木针存在过。
数量可观的骨针的发现,说明其在改善先民衣着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骨针的规格大小不一,最长的约16厘米,直径最小的不足2毫米,针孔约0.5毫米。针孔如此之细,足见当时必定已有相应的细线。
有一些针在针孔断缺后还继续钻孔使用。
制陶
炊器
陶罐
饮食器
水器
尖底瓶
储藏器
陶瓮
这种器物一般体形较大,主要用作储藏粮食或其他东西。在一个陶瓮中发现有白色灰末,应是所储藏东西的残迹。敞口的陶瓮也用作小孩死后的葬具,瓮棺葬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陶窑
品类如此丰富、造型如此多样的陶器是如何烧制出来的呢?
在已经发掘的遗址中,共发现了6座陶窑,大体上可以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形式。横穴窑的时间较早,竖穴窑的时间相对晚一些。两种陶窑的窑室均较小,由火膛、火道、火眼和窑室等几部分组成。
陶窑的体积不是很大,大的陶器每窑只能烧1~2件,小一些的陶器一般每窑能烧3~5件,特别小的陶器每窑能烧10余件。
鱼纹
捕鱼工具的发现说明鱼曾经是半坡人重要是食物来源之一。但是,当将目光转向有关鱼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发现这样的认识远远不够。
在半坡绘画作品中,鱼的形象太醒目了,大鱼小鱼,单鱼双鱼,写实鱼变形鱼……等等,不一而足。对于鱼的描摹,不仅大,且生动传神、变化多端。
鱼纹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两类。
单体鱼纹用笔洒脱流畅,鱼身各部分俱全,头、尾、鳍及身段各部分比例协调。鱼口微张,鼻尖翘起,呈游水状。有的鱼则是张口露牙,睁大眼睛,向前张望。
这件鱼纹盆上的纹饰由三条相同的鱼纹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在半坡遗址中是孤例,但是对鱼的传神描绘使画面充满动感。
单体鱼纹盆纹饰展开图
鹿纹
比起鱼来,半坡艺术家对其他动植物的描绘可谓惜墨如金。
几何形彩陶图案集锦
人面网纹盆
人面网纹盆就是用人面和鱼形花纹相互间隔组成。
同时可以看到,这件彩陶盆口沿的几何形装饰纹饰也是对称的。
半坡文化最神秘的图案——人面鱼纹
人面鱼纹在半坡遗址共出土了7个标本,由于两件完整器物上各有一个样式完全相同的标本,所以,实际上共有5个式样的人面鱼纹。只有一例绘在陶盆的外部,其余全部绘于陶盆内壁。
5个式样的人面鱼纹图案均有细微的差别,同时共同点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虽然形象接近图案化,但人面的基本形象还保留着。圆圆的脸上眉、眼、鼻、口等五官俱全,耳际悬停的小鱼或弯曲上翘的小钩,头顶和口角装饰的小鱼或象征鱼的交叉斜线,还有额头或三角或镰刀形的留白,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未解之谜。
人面鱼纹盆出土时状况
继续给人面鱼纹增添神秘色彩的是出土的地点。两件绘有最完整人面鱼纹花纹的陶盆均出土于埋葬小孩尸骨的瓮棺葬。另外几件标本残破不全,来自于采集和出土于房屋遗迹中,也就是说,这几件标本发现时已经和原来使用状态相去很远了。换句话说,从使用这个角度,能提供的信息已经不多了。
人面鱼纹相关假说
图腾说 / 月亮崇拜说 / 太阳神崇拜说 / 文身说 / 装饰图像说 / 巫术活动面具说 / 神话说 / 祖先形象说 / 原始信仰说 / 摸鱼图像说 / 权力象征说 / 原始历法说 / 图案化福字说 / 飞头颅精灵说 / 生命之神象征说 / 女阴象征说 / 原始婴儿出生图说 / 巫师“作法”说 / 生死轮回说 / 家园说——生死轮回说的新解释 / 母爱说 / 童趣说 / 审美意识说 / 宇宙观说 / “黑衣壮”之祖说等。
魂兮归来——半坡人的生死观
在已经发掘的区域内,考古工作者共发现了250座墓葬,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小孩墓葬76座。这种比例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当时小孩的死亡率很高。成人与小孩死亡后是异地埋葬的,成年人大部分埋葬于村落北部大壕沟外的氏族公共墓地,只有个别埋在村落东部和东南部,而小孩墓则位于居住区内的房屋旁。
成人墓葬的头向绝大多数是向西的,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极有可能和某种信仰有关。根据世界各地民族志的研究结果,在埋葬死者的方向问题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氏族原来的老家去,因此,头要朝着老家的方向。第二种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人死后要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头就朝着这另一世界所在的方向。第三种认为,人从生到死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人死后就随着太阳落下,死者的头必须向西,否则对其家人不吉利。半坡氏族埋葬死者时,除个别外,头向一律向西,应该也不外这几种情况,只是无法具体确定属于哪一种。
成年人的墓坑一般是挖一个凹槽,能容下尸体和随葬品即可,并无棺具之类的葬具。葬式分为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4种。
随葬品
随葬品的数量不一,少的1件,多的有10件,一般以五六件最常见,似乎是在刻意表达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地位。合葬墓的随葬品较多,如四人合葬墓的随葬品有17件,二人合葬墓的随葬品有8件,但是平均下来,每人的数量也差不多。
四女子合葬墓
两男子合葬墓
考古学家很快发现了这些组合所包含的意义:
第一,随葬的陶器是按生活实际需要来配置的,有水器、饮食器和储藏器,这和生活区遗址中的器物是一样的。
第二,随葬品大部分是生活实用器物,但已经出现了专门做随葬用的明器,如尖底瓶普遍比生活区遗址中出土的实用的较小。
第三,从器物的组合上,能看出其功用的异同:圜底的陶缽似乎作为器物盖子使用的,盖在粗陶罐上,因此,组合中有粗陶罐的,一定有圜底钵;尖底瓶是做水器的,长颈壶、葫芦瓶等也是做水器的,所以,这几种器物不重复出现,凡有尖底瓶的,没有葫芦瓶和长颈壶,反之亦然。
随葬器物口部缺口
在随葬品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一些水器如尖底瓶、长颈壶上,有一部分是故意将口部打破后才埋入的,这种现象应该不是随意为之的。研究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达斡尔族中发现有这种现象:将死者装殓入棺时,如若用食具(如碗之类)作随葬品,一定将其摔碎后再放入棺内。因为在他们看来,阴间和阳间是相反的,只有将食具摔碎后随葬,死者在阴间才能得到完整的用品。半坡氏族将尖底瓶的口部打破后随葬是不是也具有同样的含义,尚待更多材料证实。
割体葬仪
在半坡氏族墓葬中发现有断肢和断指现象,有的将小腿骨砍断后再与大腿骨放在一起埋葬,有的则腿骨不全,更多的是一些骨架没有手指,而在随葬的陶器或填土中却发现有零星的骨块。
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葬俗。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就提到印第安人的克洛部落有这种葬俗,他们把断指视为对友人的一种报答行为,或者祭祀中的奉献行为。
这个墓在距腿骨以上0.2米的填土中发现几块指骨。
瓮棺葬
瓮棺葬是以陶瓮作葬具来掩埋未成年人尸骨的葬俗。
未成年人的死亡称为“殇”。《说文解字》说:“殇,不成人也。”古代对“殇”有明确的规定,《仪礼·丧服传》记载:“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这是进入文明社会后形成的礼制,半坡氏族可能并没有那么详细的规定,瓮棺葬内的小孩基本上属于婴幼儿。
埋葬未成年人的瓮棺葬,大多数都位于居住区内。对这种现象最温馨的解释是母爱的体现,小孩死后,其亲人不忍其远离,埋在附近以便常常照拂。郭沫若先生在访半坡遗址后有诗一首,诗中有“墓集居址旁,仿佛犹在怀”“可知爱子心,万劫永不灰”的句子。
灵魂出入的通道——瓮棺盖子上的小孔
考古学家发现,在绝大多数作为瓮棺盖子的陶缽或陶盆的底部都有一个小孔,这可能是当时灵魂观念的体现,这些小孔有可能就是灵魂出入的通道。
神秘的半坡小女孩
特殊情况总是有的。在遗址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墓葬共76座,其中属于瓮棺葬的73座,只有3座不用瓮棺。这3座未成年人墓葬中,有两座无随葬品,所以,除了不用瓮棺葬,看不出别的特殊之处。值得注意的是一座小女孩墓。
这座墓的墓主人是一个年约三四岁的女孩,尸骨保存完整,未经扰乱,其埋葬方式是按照成人处理的。在墓葬中,发现了清晰的用木板作为葬具的痕迹。和其他未成年人墓葬迥异的是,这座女孩墓不但有随葬品,且种类和数量也较多,有陶器、石珠、石球、耳坠等4类,共79件。而且,在随葬的陶钵内还有大量粟粒遗迹。这一切都在昭示一个事实:小女孩在氏族成员中有着显赫的地位。有研究者认为,特殊女孩在未及成年的时候就已进入成人行列,并取得与成人同样的待遇,其原因在于她们的母亲生前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而又对她们特别爱重。这些母亲利用自己的地位,为女儿获取成人之名分和权益。而这样一来,那些获得厚葬的特殊女孩就以此形式表露出她们从自己母亲那里继承到比别人较多的东西,或者说这种对女孩的厚葬是母权制所实行的母女继承制的体现。
由鱼到鸟——文化形态的巨大变化
考古学家将半坡遗址的文化内涵分为四个时期,即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而对于这两种文化类型的关系,考古学家们却聚讼纷纭。有的认为,庙底沟类型是半坡类型的自然演变。有的认为,庙底沟类型是外来文化战胜了半坡类型,并最终取而代之了。
有学者更将庙底沟类型文化覆盖半坡类型文化形象地比作一场鱼鸟大战,并最终以鸟取代鱼而告终。
事有凑巧,1978年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发现了一件鹳鱼石斧纹彩陶缸,这件陶器上绘有一幅鹳鱼石斧图,有研究者认为这幅图描述了鸟图腾部落战胜鱼图腾部落的历史事件。
延伸阅读
1. 浐河和灞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
2. 半坡文化分布图
3. 三层房屋叠压遗迹
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年代最早的房屋遗迹。若干年后,房屋倒塌,半坡人于同一地点重立木柱,再建新房。最上面一圈柱洞是半坡人在废墟之上营建的第三座房屋遗迹。此处叠压地层经测年分析,证实半坡村从早期至晚期,延续900年之久。
4. 半坡人复原头像
5. 半坡人与现代中国人的体质人类学比较
6000 多年前的半坡人头脑聪明、身姿挺拔,容颜不改、血脉相承。
观后语:初民之美,筑室于兹
半坡文化属于黄河中游的原始文化,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也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6000余年前,初民们在这里筑室造屋、渔猎采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从氏族,到古国,再到王国,进而发展到帝国。在黄河、长江奔流的这片土地上,文明循次演进,时光千回百转,初民们在这里聚族而居,世代繁衍,告别茹毛饮血,在宇宙的幽深角落中点燃人类文明的微光;人面鱼纹的低语,亦在时光深处回荡不息。
参考资料
张礼智著.被唤醒的史前村庄:半坡寻遗.九州出版社.2018:2.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9u8WN3GwdiGJRFK
陕西省文物局 编著.走进博物馆(套装12册).中新华创.2020:1319.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9wE26zNW5LK1e78